有人感觉到在每天的各个时段,有时工作效率较高,有时又感觉大脑灵活性稍差。如果你了解了自身的生物钟,依照身体节律工作、学习,恐怕效果就会不一样了。
  《大众科技报》援引专家的观点介绍了神秘的人体生物钟的相关知识。专家解释说,如下所述只是一般规律,具体到每个人的生物钟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。(注:别让我的解释误导哟^_^)

  午夜零点至1时:这段时间是人们真正的休息,会让你在醒后神清气爽,容光焕发。(以后不能再熬夜了。)
  2~4时:身体大部分功能处于最低潮,但听觉最灵敏,稍有声响就会惊醒。(最怕被吵醒,尤其是老人家)
  3~4时:人体血压低,脉搏和呼吸次数少,夜班人员的操作最不灵巧,故称为出错时间。(值班人员,当心小偷)
  4~5时:人体的血压最低,称之为疲劳时间。(再睡一会儿)
  早晨5~6时:人常处在不十分清醒的状态,若起床则思维也不太敏捷,需要活动后才能进入正常状态。(是不是有点儿梦游状态)
  6时后血压升高,心跳加快。(该起床了)
  上午7时: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达到高潮,心律加快,体温上升,血液流动加快。此时人体的免疫功能极强,对病毒和致病菌抵抗力最强。(记得吃早餐)
  8时:周一上午8时面临的威胁最大。因周末多数人都会尽情放忪自己,体内生物钟也一下子变得"懒惰"起来,所以在周一上午,注意力难以集中,工作效率也低。此时肝内毒性物质全部排泄,绝对不要喝酒,否则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负担。(注意身体)
  9时:痛觉不敏感,因为此时大脑中产生的脑啡呔起着一定的抑制麻醉作用。这时给病人打针、做手术比较适宜。(还有这一说,新鲜!)

返回